足协最新裁判评议承认重大误判,南通点球漏判,广东女足进球被吹无效
添加时间:2025-09-08
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本周发布的最新一期裁判评议结果引发足坛广泛关注,报告中承认了两起重大错漏判事件:中超联赛第12轮南通支云对阵河南队的比赛中,裁判组漏判南通队一粒明显点球;同时女子甲级联赛第三轮广东女足与上海女足的较量中,广东队一粒合法进球被错误吹罚无效,这两起误判再次将中国足球裁判水平推上风口浪尖。
5月18日进行的中超联赛第12轮比赛中,南通支云坐镇主场迎战河南队,比赛进行到第63分钟,双方比分1-1平局时,南通队前锋桂宏带球突入禁区,在河南队后卫顾操的防守下倒地,现场回放显示,防守球员确有明显的犯规动作,但当值主裁判杜健鑫未作表示,VAR视频助理裁判张龙在查看回放后也未建议主裁判回看视频。
足协裁判评议组在周三召开的会议上以5-0的投票结果一致认定这是一次明显的漏判,评议专家指出:“防守球员在未触球的情况下与进攻球员发生接触,导致其失去对球的控制,该动作符合点球判罚标准。”这一决定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南通队最终与胜利失之交臂。
南通支云俱乐部官方在得知评议结果后表示:“我们尊重足协的专业认定,希望裁判界能够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主教练加西亚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这样的错误让球队付出了代价,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在同一期评议中,足协还确认了另一起误判事件,在5月15日进行的女甲联赛第三轮广东对上海的比赛中,广东队球员在第38分钟攻入一球,但被边裁判定为越位在先,经过评议专家组的技术分析,该进球实际上并未越位,是一粒合法进球。
评议报告指出:“通过多角度视频回放可以清晰看到,在传球瞬间,广东队进攻球员与对方最后一名防守球员处于平行位置,按照现行规则不应判罚越位。”这一误判直接改变了比赛局势,最终广东女足0-1不敌对手,失去了关键的积分。
广东女足主教练何伟文表示:“女子足球本身关注度就不高,每一场比赛对姑娘们都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裁判组能够同样重视女足比赛的执法质量。”
中国足球裁判水平一直备受诟病,本赛季以来,足协已经多次在官方评议中承认重大误判,专家认为,裁判问题频发源于多方面因素。
裁判职业化程度不足是中国足球裁判体系的软肋,与欧洲顶级联赛的全职业裁判不同,中国绝大多数裁判仍为兼职性质,缺乏足够的训练和复盘时间,国际级裁判张雷曾在采访中透露:“我们大部分人有本职工作,裁判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
VAR使用不规范也是导致争议的原因之一,虽然中超已经引入VAR技术多年,但使用标准仍然不统一,有些裁判过度依赖VAR,有些则过于自信拒绝查看回放,这种不一致性导致判罚标准混乱。
裁判培养体系不完善同样制约着裁判水平提升,中国足协每年组织的裁判培训数量有限,缺乏系统的长期培养计划,年轻裁判缺乏大赛历练,往往在关键比赛中出现心理波动导致误判。
面对持续发酵的裁判信任危机,中国足协已经着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据悉,足协计划在下赛季扩大职业裁判队伍规模,提高裁判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裁判行业,同时还将引入更先进的VAR技术支持系统,包括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等国际足联推广的新工具。
足协裁判部部长刘铁军表示:“我们正在建立更完善的裁判考核和奖惩机制,对屡次出现重大失误的裁判将实行降级处理,同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晋升机会。”
技术手段的提升也在进行中,有消息称,下赛季中超可能试用连接所有裁判员的通讯系统,类似英超使用的“裁判麦克风”技术,提高裁判组之间的沟通效率。
纵观国际足坛,裁判误判一直是足球运动的一部分,但如何最小化错误率是关键,英超联赛近年来通过职业裁判体系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大大降低了重大误判的发生概率,德甲联赛则通过严格的裁判选拔和培训机制,保持了较高的执法水准。
中国足球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单纯复制国外模式可能水土不服,需要结合本国联赛特点和裁判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包括建立裁判与俱乐部的定期沟通机制,增加裁判报告透明度,以及引入心理辅导团队帮助裁判应对压力等。
裁判误判不仅影响单场比赛结果,更可能改变球队赛季命运,甚至影响联赛冠军归属和降级名额,南通支云目前位于积分榜中下游,每一分都可能关系到保级成功与否;广东女足也在为冲超资格苦苦挣扎,误判导致的积分损失可能是致命的。
建立公平竞赛环境是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确保比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球员的努力才能得到相应回报,球迷的热情才不会受到伤害,联赛的商业价值才能持续提升。
中国足协需要拿出更大决心和更强力度推进裁判体系改革,让绿茵场上的争议不再成为比赛的主角,让足球回归纯粹与激情。